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桐城六尺巷时 重要讲话的体会
- 分类:最新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6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桐城六尺巷时 重要讲话的体会
- 分类:最新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6
一、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具有多重多维、丰富深远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红色革命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指出要通过弘扬红色文化,使我们的红色传统得以继承、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红色血脉得以赓续,在考察六尺巷的过程中,习近 平 总 书 记 又 从 一 个 新 的 维度、新的视角,指出要通过弘扬革命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这无疑为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重大意义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注脚。因为,社会治理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事,是一个国家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谐的核心机制;而文化对社会治理有着极为深远、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成功和良好的社会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此,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就是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首要的任务。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一份无可替代的重要任务,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对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为己任和主业的新四军历史研究组织,必须深入领会、全面把握、时刻铭记红色革命文化的多重多维重大意义,并积极、主动地用以指导、引领我们的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使其渗透、贯穿、覆盖于我们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
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是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考察六尺巷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给予了六尺巷所承载的礼让、互谅、和为贵、让为贤等传统美德以高度的肯定和赞许,要求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也让我们非常真切地体味和领略到了其中更深层次的涵义。这就是:仅仅拥有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够的,还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这就为我们清晰、明确地指出了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的主体路径。而这其中,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同是社会治理文化根基的构成要件。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构建,当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更离不开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性质所决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红色革命文化承载着近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火重生的精神密码,而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代表、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与核心特质。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支脉,是驱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创新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的有机融合、汇聚一处、协同发力,而不是简单的历史记忆的拼贴叠加,就能够重塑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文化基因图谱,打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在文明传承的深层土壤中培植出最具生命力的精神根系,为我们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入不竭的精神动能。我们在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点,自觉把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与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紧密地结合起来。
事实上,在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中,红色革命文化也理所当然地担负着重要职责,并且还一直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红色革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给人以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全新面貌,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凝聚和引领,更是组织动员人民、推动革命斗争、构建革命的历史合法性的实际力量;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向披靡的精神武器,更是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厚重的底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方面的指导遵循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像集体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团结友爱精神,平等互助精神,服务人民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大局全局意识,五湖四海意识,等等;以及由这样一些理念催生出来的革命队伍和革命根据地里官兵平等、军民一家、血肉相连、鱼水相亲、团结奋斗、和谐融洽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新型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红色 革 命 文 化 中 的 这 样 一 些 元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使革命队伍和革命根据地成了无数有识有志之士心中的向往。今天,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形势下,红色革命文化无疑仍然在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仍然能够实际上也一直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协同发力,既是指出了红色革命文化在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赋予了红色革命文化在打牢社会治理文化根基中的重要职责,同时还指明了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落脚点,促使我们更加充分地意识到新四军历史研究组织所肩负的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责任。
三、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注入红色基因、红色元素,助力和促进社会治理文化根基的打牢,是我们新四军历史研究组织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尺巷时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有着非常重要同时又是非常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说为我们深化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研究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也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这就是:着力发掘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中与社会治理相关联的红色资源,深入研究和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之 间 的 关系,大力宣传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认真思考和积极 探 索 如 何 尽 我 们 的 一 份 力量,从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助力和促进当下的社会治理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的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注入强大的红色基因、红色元素,让我们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更牢固、更持久、更坚韧、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加速实现我们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也让我们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中,有着丰富的以全新的革命、进步理念和原则处理协调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打造构建新型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等社会治理方面的红色资源,许多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史迹、史料、故事中都蕴含着宝贵的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如根据地军民之间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革命队伍中官兵平等、互助互爱的同志情义,还有新四军精神、抗战精神中敢于担当、无惧牺牲的奉献精神,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纪律意识,不计得失、顾全大局的整体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等等,都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今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所特别需要的精神食粮。所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把研究、宣传、弘扬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助力和促进社会治理文化根基的打牢,是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和积极努力去做的工作。特别是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红色革命文化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与传统文化民惟邦本的理念的结合、集体主义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理念的结合、奉献精神、纪律意识与传统文化的仁义兼爱、师出以律理念的结合、群众路线、群众观念与传统文化的无讼理念的结合、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与传统文化互让互谅、以和为贵理念的结合、公平平等原则与传统文化法不阿贵理念的结合,等等等等,尤其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和积极践行探索。可以说,包括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在内的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其价值内核具有深层次的契合性,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力,可以促使红色革命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令二者成为现代化进程中自然孕育的精神共生,既可为红色革命文化赋予坚实的历史支撑,又可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不仅能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筑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更能通过价值观引导、制度创新和实践转化,推动社会治理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迈进。
这方面,我们新四军历史研究组织毫无疑问是完全能够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贡献的。
相关信息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4-30
2025-04-30
2025-03-19
2025-03-10
2025-02-03
2025-02-0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 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