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人物
梅少卿
- 分类:新四军人物
- 发布时间:2024-11-06
梅少卿
- 分类:新四军人物
- 发布时间:2024-11-06
梅少卿,原名梅含臣,又名梅少青,1909年农历正月25日,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梅家老湾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时随其父梅殿良逃荒至现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白果树湾村。梅少卿兄弟五人,一个妹妹。他7岁时就开始给地主放猪、放牛、做短工。1927年3月,梅少卿与父亲、哥哥梅含火一起参加农民协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打土豪、分田地、抗捐、抗租等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梅少卿仍跟着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坚持与敌人进行不懈地斗争,并于1928年9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立夏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家乡爆发著名的立夏节起义,梅少卿在起义中担任通讯员和侦察工作。起义胜利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七团三营七连三排一班班长。1931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七连党支部副书记、三排排长。1932年春,调到商南县担任区共青团书记、区巡视员、儿童团少先队大队长兼指导员,后又代理少共县委书记。8月,任赤南县委组织部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梅少卿任赤南县战斗第五营七连指导员兼五乡苏维埃主席。在一次掩护群众撤退时,受重伤,未能随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被留在鄂豫皖根据地,随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手枪队继续坚持根据地斗争。在这一期间,梅少卿受到了“左”倾路线的迫害,扣上“AB团”的罪名,被关押陪斩。但梅少卿革命信念坚定,能正确对待组织上的错误处理,后任一路游击师交通队副班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和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2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及便衣队,在红安七里坪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梅少卿任支队司令部电台摇手班班长。7月,任四支队特务营连指导员,后任特务营教导员。8月,特务营奉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的命令,在安(庆)合(肥)、六(安)合(肥)公路上,积极配合各团袭击日寇汽车队,破坏日军运输计划。8月25日,他参加了特务营袭击舒城县大杵街战斗,毙伤敌50余人。9月3日,率特务连参加了棋盘岭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击毙日军70多人,击毁汽车50余辆。9月20日,在舒桐公路的大关附近袭击正沿公路运动的敌千余人,经猛烈射击,敌狼狈逃回。
10月,在4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的率领下,他随特务营参加了围歼无为襄安镇西北侧的警备司令部,活捉警备司令,与手枪团一起将襄安反动武装600余人全部解决。接着,率部参加攻打无为县城,特务营从东门和南门突破,攻占了县政府,将无为县旧民县长当场击毙,歼灭驻守县城1个保安大队。尔后,又相继解决无为县其余6个保安大队。攻克无为后,11月2日深夜,参加了攻克庐江战斗,率部从西关首先突破,经10小时激烈巷战,占领了县政府,活捉警备司令,初步打开了皖中抗日的局面。
1939年1月,根据高敬亭的命令,梅少卿随特务营先在怀宁,后到滁县、寿县地区积极袭扰敌人。1月16日,在怀宁月山和野塘两地围歼伪军马学礼部200余人。3月,特务营越过淮南铁路,挺进滁县一带活动。31日,率部在滁(县)全(椒)公路的徒子岗埋伏,突然袭击敌3辆汽车及步兵100余人,经3小时激战,毙敌30余名,毁敌汽车3辆。接着,率部与特务营,先后袭击了田家庵煤矿守敌和寿县九龙岗守敌。
1939年6月底,江北指挥部整编所属部队,四支队特务营改编为四支队第十四团,梅少卿任十四团二营教导员。期间,随四支队在皖东津浦铁路以西和定远、凤阳、滁县、全椒一带展开,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战斗,开辟了以定远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游击根据地。1940年3月,参加了攻打定远县城战斗,一举攻克定远城,取得了路西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1940年6月,4支队第14团编入江北游击纵队第1团,梅少卿任第1团2营教导员。10月下旬,国民党顽固派为摧毁我淮南抗日根据地,陆续出动7个团的兵力向淮南铁路以东开进,先后占领了肥东县的草庙集、梁原镇、王子城,全椒县的复兴集、周家岗等地,向淮南根据地中心藕塘以南的界牌集逼近。此时,定远、滁县日伪军亦出动数千人,从北、东两个方向分3路“扫荡”路西。日顽形成对新四军夹击之势。为保卫路西根据地,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指挥下,梅少卿率部参加对进犯的国民党军进行顽强阻击,对日伪军的“扫荡”实施运动防御,在四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及五支队的密切配合下,歼灭国民党顽军300余人,毙伤俘日伪军400余人,狠狠打击了顽军进犯气焰,并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胜利地坚持路西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在长江南北坚持抗战。2月,原江北游击纵队第一、二、三团依次改编为新四军二师第六旅第十六、十七、十八团,梅少卿任第十六团组织股长。4月,随部参加了淮南路西新张家圩大桥反顽战斗,歼敌2个多团,十六团被师部授予“铁锤子团”的光荣称号。同年,在全师开展创造模范连队党支部活动中,他被评为模范党员,并在全旅党员大会上获得模范党员奖章一枚。
1942年3月,梅少卿调苏北抗大五分校参加整风学习。同年12月,任二师六旅十五团二营教导员。1943年8月,任定凤怀总队政治处主任兼总支书记。1944年3月,任淮南津浦路西地委整风四队支委。4月,任津浦路东二师政治部整风三队队长兼支部书记。7月,任二师五旅十三团政治处主任。10月,参加淮南路西占鸡岗反顽战斗,歼广西军2个多团。1945年3月,参加了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在黄疃庙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到师部卫生部养伤,直到抗战胜利。
1945年10月,梅少卿任华东二师独立旅三团政委兼党委书记。1946年10月,由于身体很差,离职休养。11月,任荣军学校政委。1947年11月,任军区卫生部第十医院政委兼党委书记。1948年10月,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后勤部军械部政委。渡江战役胜利后,参加上海军管会接管华东地区所有军械仓库、人员、物资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少卿因多次受伤,体质很差,组织照顾他到高干疗养院疗养。1951年1月,任华东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政委。1952年7月,调速成中学学习。1954年7月,任沈阳军区防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曾去朝鲜视察工作。1956年10月,任沈阳军区防空军干部部长。1957年7月,任广州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1958年被评为空军积极分子,荣获军委空军颁发的二等功臣奖状。1959年国庆十周年,他作为广州军区空军参加国庆观礼团领队,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中央首长、空军首长接见。1960年3月,因患心脏病离职休息,享受副军职待遇。
1980年至1982年被评为广州军区空军的优秀党员。1982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军委空军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83年1月18日,梅少卿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4岁。
相关信息
2025-03-19
2025-03-1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2
2025-02-0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电话: 0551-62606853 邮编:230001
Copyright © 2021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1980号-1